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
铝合金以质轻、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事业。在铝合金表面能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这是其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关键。其反应原理是以铝件与另一种材料为电极,以某种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通电后在铝件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上逐渐形成一层氢氧化铝薄膜,薄膜的某些部位存在着小孔,电流从小孔中通过并产生热量使氢氧化铝分解,从而使铝件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某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上述原理,以铝件和铁棒为电极,以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问题:
(1)铝件放在()(填“X”或“Y”)极。
(2)铝件表面形成氢氧化铝的电极反应式是()。
(3)电解过程中,必须使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原因是()。
(4)用碳酸氢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而不用碳酸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其理由是()。
【参考答案】
(1)X
(2)
(3)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都是两性化合物,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过强,都会使所形成的氧化......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问题: (1)写出B装置中的电极反应: 阴极:(); 阳极:(); (2)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是: ①(); ②(); ③()。 (3)当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后,他们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再观察C装置,若无现象,请说明理由;若有现象,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4)若想达到电解NaCl溶液的目的,应如何改进装置,请提出你的意见:()。 -
填空题
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mLpH=5的CuSO4溶液(25℃),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填写物质的化学式)()g。 -
单项选择题
将质量相等的Ag片和铂片插入硝酸银溶液(足量)中,银片与电源正极相连,铂片与电源负极相连。以电流1A通电10min,然后反接电源,以电流2A继续通电10min。下图为表示银电极的质量、铂电极的质量、电解池中产生气体的质量和电解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