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1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背部疼痛”来诊。查体:步态不稳,双下肢乏力,走路须人扶,无其他部位放射痛。既往史无特殊,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6℃,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大。血常规:白细胞32.5×109/L,血红蛋白52g/L,红细胞1.93×109/L,血小板31×109/L,外周血中见幼稚细胞。骨髓穿刺检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3型)。影像学检查:腹腔CT示胰、脾体积增大且密度减低,双肾体积增大。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诱导化学治疗的标准方案为()
A.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VDLP方案)
B.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3+7”方案
C.全反式视黄酸联合三氧化二砷
D.“双诱导”方案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CALLG2008)
F.以中剂量(ID.或大剂量(HD.阿糖胞苷为主要方案
G.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Hyper-CVAD方案)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多项选择题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化学治疗原则为()
A.早期
B.全程
C.联合
D.充分
E.诱导
F.间歇
G.集中
H.阶段 -
单项选择题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发生于病程的任何时期,常见于化学治疗后的()
A.2~3个月
B.3~4个月
C.4~6个月
D.6~12个月
E.12~24个月
F.24个月以后 -
多项选择题
治疗过敏性紫癜常用的药物有()
A.抗过敏药物:如阿司咪唑、氯苯那敏、葡萄糖酸钙
B.降低血管通透性药物:如安络血、芦丁、维生素C
C.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如双嘧达莫
D.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
E.对于肾型或泼尼松治疗不佳者,还可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化学治疗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