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2011年5月和10月中国甲公司与意大利乙公司分别签订了两份合同,由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食品。合同订立后,甲公司即分别发运了第一批货物的全部及第二批合同项下的部分货物。货物发运后,乙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要求变更付款条件为汇付。甲公司表示同意,而乙公司在收货后却借故不支付应付货款。甲公司为避免损失的扩大,在未通知对方的情况下,未发运第二批项下的其他货物。乙公司于是起诉甲公司违约,并提出索赔。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些?()
A.乙公司可以中止支付第二批未交付货物的货款
B.乙公司未支付第一批货物的货款属于违约行为
C.甲公司经通知乙公司后方可停止发货
D.乙公司在任何情况下均必须支付两份合同的全部货款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多项选择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分三批履行,其中第二批出现了质量问题。请问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如第二批货物的质量问题构成根本违约,买方即可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
B.如第二批货物的质量问题构成根本违约,买方可以解除整个合同
C.在第二批货物出现一般性违约时,买方也可以对该批货物解除合同
D.在根本违约的货物与各批货物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时,买方可以解除整个合同 -
多项选择题
巴西某公司向中国某公司发出电传:"政府一级黄豆1000吨,每吨110美元CIF(黄埔),2006年2月1日装船,20天内复到有效。"中国公司回电称:"接受你方条件,2006年2月15日装船,请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卫生检疫证明。"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黄豆价格上涨,巴西公司将黄豆卖给他人。根据国际贸易的法律与惯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中国公司回电因改变了装船时间构成反要约
B.中国公司回电并没有对原要约构成实质性变更
C.由于两公司之间的合同不成立,巴西公司将货物卖给他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D.巴西公司对中方所作的更改没有及时表示反对,中方回电构成承诺 -
多项选择题
中国甲公司以CIF价向德国乙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双方选择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甲公司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并规定以信用证方式支付。甲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在指定的中国某港口装船,船公司签发了提单,甲公司取得单据后办理了议付。次日甲公司接到德国乙公司来电,称装货的海轮在海上失火,货物全部烧毁,要求甲公司出面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否则要求甲公司退还全部货款。依国际惯例及中国《海商法》,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乙公司应向中国甲公司提出索赔
B.乙公司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C.乙公司应向船公司提出索赔
D.乙公司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开始起的一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