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作者A于2000年将自己的作品《新中国外交史》投给B出版社。该社研究后认为此选题不需要专项报批,便未向出版行政部门办理任何手续,也未把出版合同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2000年年底该书出版后,A将其作为学术成果申报。有关机构在审核中发现该书版本记录中所标出版时间是1995年,而不是A说的2000年,因此否决了A的申报。A便与B交涉。B解释说,这种图书销量很小,所以使用了本社在1995年所出同类书已经用过的书号,就只能把1995年作为出版时间;这样做,既可以支持学术著作出版,又可以把新的书号用在有经济效益的书上,是有益于学术研究和出版发展的双赢之举。A不接受B的解释,就向出版行政部门作了反映。
从书号管理的角度来看,B的行为属于()。
A.书号使用宏观调控得当
B.一号多用,要受到行政处罚
C.违规情节严重,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D.书号使用有不慎之处,由其自行纠正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B的做法()。
A.情有可原
B.损害了A的利益,但实际上并未违规
C.是严重的违规
D.已经构成犯罪 -
问答题
对W公司的侵权行为,一些遭到侵权的期刊社、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社附设的期刊编辑部以及有关作者纷纷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请问,这些诉讼人民法院是否都会受理?为什么? -
问答题
你为什么认为W公司并未侵犯上列5种权利中的某种或某几种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