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04年1月,原告杨某(男)结识了被告韩某(女)。同年8月27日,韩某用手机发短信给杨某,向他借钱应急,短信中说:“我需要5000元,刚回北京做了眼睛手术,不能出门,你汇到我的卡里。”杨某见短信后立即将钱汇给了韩某。一周后,杨某再次收到韩某的短信,又借给其6000元并汇到了韩某的账户。因都是短信来往,两次汇款杨先生都没有索要借据。借了两次钱后,韩某非但没有还钱,反而继续向杨某借钱。杨某起了疑心,要求韩还钱。但几经催要,韩某只是发短信说:“我一定还,但需要等一段时间。”可韩某还是久欠未还,杨某逐将韩某告上了法庭。并提交了银行汇款单存单两张。但韩某却称这是杨先生归还以前欠她的欠款。法院审理认为,手机短信载明的款项数额、往来时间与杨某在银行的业务凭证相符,同时短信还载明了被告承诺偿还借款的意思表示,证据间相互印证,故可以认定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实。据此,法院判令被告韩某偿还原告人民币1.1万元。
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中的手机短信是数据电文吗?其证据力如何?
依据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的规定,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简述数据电文的原件规制。 -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电子签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子签名是以电子形式出现的数据。
B.电子签名是附着于数据电文的。
C.电子签名是用电子笔从屏幕输入的。
D.电子签名可以是数据电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数据电文的连接,与数据电文具有某种逻辑关系、能够使数据电文与电子文件联系。 -
单项选择题
侵权行为地通常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
A.侵权行为结果发生地
B.侵权人所在地
C.被侵权人所在地
D.侵权服务器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