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被告人:杨某,男,36岁,工人。某年8月10日,杨某从云南省某县出境,去缅甸国用3000元人民币向当地的贩毒分子购买了海洛因710克。8月12日,杨某携带海洛因从小路步行回国。在途经云南省某县时,被我公安机关人员发觉,人赃俱获。经化验,杨某携带的系假海洛因。
【问题】对杨某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对杨某应按走私毒品罪的犯罪未遂处理。在本案中,杨某客观上实施了走私毒品的行为,主观上具有明确的走私毒品的犯罪故意。其走私......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张某在公共场所侮辱妇女,遭一位老人斥责后又辱骂、殴打老人,恰有外出执行任务的两个身着便服的公安干警路过,即上前将张某扭获,并出示证件后将张某带往附近派出所。行至途中,被张某的三个朋友李某、王某和钟某遇见。李、王、钟认为张是与人打架而被对方拿获,三个人边走边小声商定要打对方措手不及,救出张某来。待走近时,三人齐声一喝,即上前用拳头、酒瓶猛击两个便衣公安干警,将两个干警打倒在地,造成轻伤,张某、李某、王某和钟某四人一齐逃走。 【问题】李、王和钟构成的是妨害公务罪,还是故意伤害罪? -
多项选择题
下面关于伪证罪的主观方面的表述中,正确的()。
A.过失不构成本罪
B.本罪的目的在于陷害他人
C.本罪的目的在于包庇罪犯
D.证人由于记忆不清提供了不符合事实的证明,不构成伪证罪 -
多项选择题
下面关于诬告陷害罪与伪证罪的异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B.诬告陷害罪是捏造整个犯罪事实,伪证罪是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C.诬告陷害罪是发生在立案侦查之前,并且是引起案件侦查的原因
D.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而伪证罪的目的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