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下面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世称“王右军”。《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B.《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C.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D.《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因此说,《兰亭序》的书法价值远远大于它的文学价值。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庄子》乃战国时期庄周所著,原为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唐中宗曾下诏名《庄子》为《华南真经》。
C.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马克•吐温、莫泊桑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D.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等。 -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名言或名句与其作者及朝代(国别)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商隐——唐代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唐代
C.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美国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韩愈——唐代 -
单项选择题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巴金原名李尧棠。《小狗包弟》选自他的一部重要著作《随想录》。这部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杂文创作的“里程碑”。
B.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后人认为前四种为用字法,后两种为构字法。
C.《荆轲刺秦》中“为变徵之声”,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羽、变徵七音。
D.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