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在线考试题库网 在线考试题库官网
logo
全部科目 > 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 > 阅读知识竞赛 > 文学常识知识竞赛

单项选择题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
    B.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C.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我们所说的中国古代戏曲主要就是指元曲杂剧和明清传奇。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传奇不称“折”而称“出”;杂剧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传奇中各个角度都可以唱;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而传奇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
    D.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他的十四行诗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他的戏剧作品多取材于民间故事,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下面作家、作品、主要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罗贯中——林冲
    B.《三国演义》——吴承恩——李逵
    C.《祝福》——鲁迅——闰土
    D.《老人与海》——海明威——桑迪亚哥

  • 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属于旧体诗词,“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毛泽东同志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通过写景忆事,抒发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B.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司马迁的《史记》,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文学体裁,又称作曲子、乐府、长短句、诗余。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
    D.“雨巷诗人”戴望舒是新月社的主要成员,他的诗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追求朦胧飘忽的诗风;徐志摩则注重意境的创造与音乐的和谐,“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 单项选择题
    下列文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写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与相思。从写法上看,多联想与相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以五字句构成。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形式已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达到最高成就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C.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唐代以后,五言诗更为发展,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唐以前的五言诗遂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
    D.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大魏武皇帝”。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微信小程序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